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乐视 法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乐视 法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暴风老总冯鑫被抓了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,大家都在问,他到底犯了什么事?
事实上,从暴风上市后的种种举措,当时我就有种种疑问,暴风赚钱吗?这么跨界的玩,结局真的会很好吗?
上市至今,不过4年时间,暴风就由资本的宠儿,变为资本的弃儿。
冯鑫的资本局:想割中国韭菜,反被意大利人割冯鑫最近在反思。
他反思自己,没有好好运用资本,甚至不理解各类钱的性质,比如借的钱,比如股权的钱,比如有退出要求的钱,他当时没有认清楚,所以导致了在用钱的时候,根本没想到过结果。于是造成了今天的局面。
冯鑫也承认,自己学习了乐视,摊子铺的过大了,如果当时聚焦一两个领域,比如电视,魔镜,可能又是不一样的结局。
回头一看,贾跃亭和冯鑫,两个山西人,行事的确有太多相似之处。
都喜欢搞各种跨界,都被资本追捧过,也都让资本栽过大跟头。
其实,资本之所以找到暴风,其实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,那就是和暴风做项目,然后注入上市公司,套现出局。光大这么想的,投资暴风魔镜的中信资本也是这么想的。
毕竟,这样的模式,在很多互联网公司,都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,比如昆仑万维,其实就成为一个资本套现的平台了。
但是,市场变了。再加上冯鑫的管理方式,和贾跃亭竟然也非常的类似---粗放,不注重结果,导致了项目都没做起来。
2015年,进入互联网演艺行业,无果。
2016年,先后进入影视,体育行业,购买甘普科技100%股权、稻草熊影业60%股权、立动科技100%股权。收购金额分别是10.5亿元、10.8亿元以及9.75亿元。最终,由于监管层严管影视公司上市割韭菜,该项目也没成。
MPS也是2016年收购的项目,可惜的是,52亿的投资,打了水漂,还扯上了央企,这下就不好玩了。
2017年,又进入互联网TV行业,可惜的是,乐视没完成的故事,暴风同样也没完成。
这里面,收购MPS成了最惨重的失败。
毕竟,52亿的大手笔,竟然在刚刚收购完不到3年,公司破产了。
现在也可以回顾下失败的原因,其实终究还是冯鑫个人的问题居多一些。
首先,没有和MPS管理层签署激励或禁业协议,导致刚收购完三个创始人就离开了,另起炉灶,对公司伤害很大。
像这种版权运营公司,公司个人影响还是非常大的,核心资产是人,但是,收购了公司,却放走了人,那公司价值何在?
其次,收购的公司版权都快到期了,难道他们不知道吗?
版权也是核心资产之一,但是,大部分版权在2018和2019到期,这个竟然没有尽调?没有考虑到续约需要极大的资本?还是真的只是为了割中国A股的韭菜,而甘愿被意大利人割韭菜?
可能当时真的急着要注入A股吧,着急割A股韭菜的心思大些。
没想到,天不遂人愿。
这件事也导致光大证券原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薛峰的被迫离职,导致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损失惨重,其中,招行损失28亿最多。
前员工对冯鑫的评价:老文青,看人有问题一名暴风的前员工复盘冯鑫,谈认为,上市之后,有钱了,感觉整个风格就从保守变为激进,冯鑫做了一些尝试,但其实都是在跟风并没有自己真正思考清楚。我个人认为,可能这个观点比较主观,他做小生意可能还可以,做大了的话就感觉比较投机。具体在暴风影音这块,比如说短视频、直播,但都是东一榔头,西一棒槌,没有什么成效的话他就会撒手不做了,公司也一直处于一个没有核心业务模式的状态。我觉得冯鑫可能看人不是特别准,有些人可能当时谈的比较好听,他就轻信了。另外,他是一个老文青,感觉非常特立独行的那种,这种特性就导致他管理上其实有很大的问题。暴风今天无悬念跌停,市值不到19亿元,距离巅峰时的400亿,蒸发了95%以上。又一起乐视事件。第一感觉是,这是完全不把钱当钱花。
国外的很多并购案例最后都以失败结束,包括最早的中远洋,到后来的中信。还有TCL也是经历了阵痛。
外围的吃瓜群众看不到真相,难免就忍不住揣测,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转移资产。暴风风暴中的冯先生,和曾经的贾先生相比,似乎有那么多相似之处,只是这一回冯先生还留在国内,而贾先生已经在国外自在逍遥了。
当然,并购基金和上市公司的类似操作,也很常见。借并购的消息刺激,拉高上市公司估值,最后皆大欢喜。之所以选择国外标的,自然是因为更有噱头,更不容易被散户看懂,能炒作出更高的预期。至于背后真实的并购价格,有没有其它交易,就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啊。
只可惜MPS的坏消息,来得太早了一点,就像是人家在等着有人入坑割韭菜。
越发感觉到资本的世界如此魔幻,还有小散们玩的地吗?
如果仅仅是一场大败局,那也不过是暴风集团咎由自取罢了。但最可怕的可能是一场“大骗局”,就是对员工、投资人及用户的极不负责行为。毕竟上市之后,曾历经30多个涨停板,随后却发现是“一地鸡毛”的资本“暴影”。那么,留下的资本“谜团”会否随着CEO冯鑫涉嫌违法而逐步揭开呢?
看到今日的暴风影音的冯鑫,让人不由得想起乐视的贾跃亭。这两位山西汉子好像都有着对资本市场的“痴迷”。众所周知,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盲目扩张尤其是没有核心业务的商业模式注定会失败。
暴风影音是被资本市场催熟的?
在暴风影音上市之前,不过就是一个两三百人的小公司,主要依靠广告等收入也算过得有滋有味。但上市后的暴风,公司的实际价值与它在资本市场的市值是完全不对等的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华为那么厉害还不上市呢?对此,任正非总经常说一句话,华为不上市,华为不缺钱。过去常常有人说,上市就是去资本市场“圈钱”,其实仔细想一想不无道理的。如果说这家上市公司比较负责任还好,最起码不纯粹就是为了“包装上市”弄钱走人,它心中或许有理想有回馈。最怕的就是那些压根不具备IPO资质和条件的,突然它就上市了?紧接着又忽然之间“烟消云散”,搞得上市公司就像“路边摊”,犹如风轻云淡一般!这其中的门道,一般股民永远都是摸不准的,玩资本市场的都是“人精”。
我发现,再小的公司都有一个IPO的伟大梦想,这似乎是近年来国内比较流行的资本退出方式。暴风正是在它发展最好的阶段被资本催熟进入了A股,一度市值高达300亿元人民币,而今总市值已经跌去90%以上,只剩下20亿元不到,已经无力继续承担自身的债务。按照这种轻资产公司的特点,接下来很可能面临着最坏的结局,就是破产清算。
根据媒体报道,冯鑫被批捕或因在此前的收购案的融资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,也就是题目中提及的光大暴风并购MPS项目(具体是指暴风集团2016年与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收购英国体育版权公司一案)。
暴风为何走到这一步?
一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公司,为什么突然玩出这么大的一个“坑”?
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:
一、与冯鑫个人密切相关,过分膨胀、盲目扩张,投机思维过重。原本一个仅有两三百人的小公司被他经营得风生水起,但经不起资本市场的诱惑与鼓动,走上了轻视产品及核心业务而被资本裹挟的扩张之路。
二、小公司积累下来的风格,或者说是一种贯有的毛病,那就是缺乏有效管理,人治大于法制,内部治理基本都是“江湖帮派”,人浮于事且不积极、不作为,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,造成老员工不干事、新员工干不了事的现象频发。
三、公司管理出了状况,可能由于轻信资本市场的魔力,忽视了内部因素,上市公司不同于小打小闹做小生意。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,没有责权利明确的岗位职责划分,依旧停留在小公司的人治理念上,就会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。尤其是在资本进入后,有了钱更激进,本应该强化管理的时候却选择了忽视。
四、核心业务的缺失,据暴风集团内部人士消息说,公司一直处于一个没有核心业务模式的状态。比如说,具体在暴风影音这块,做短视频、直播都是东一榔头、西一棒槌,一旦无法取得成效就撒手不管了。这恰恰是资本市场的反映,认为钱可以解决问题,一切问题。但事实上没有拳头产品及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注定要被资本抛弃的。
总之,上市之后,有了钱按说可以尝试做一些事的,但怕就怕做的都是非力所能及的,就像贾跃亭那样。资本市场本身没有错,这是锦上添花之举,但并非很多老板想象中的可以雪中送炭。从目前来看,希望将资本市场看做是雪中送炭的却大有人在,甚至挖空心思想上市,就是不认真做产品、搞服务,提高客户满意度及用户体验。那么,没有内容的形式注定会失败,也可能是大溃败。
最后希望今后多一些“良心”上市公司,而少一些以“圈钱”为唯一目的投机公司。让资本市场发挥应有的真正的魔力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乐视 法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乐视 法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水晶宫对莱切斯特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nba湖人vs勇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湖人的英文的问题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足球推荐英超比赛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国安2016...